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有关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加快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家林业局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林科发〔2017〕46号),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略,大力推动林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努力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扶贫富民的目标任务,我局围绕当前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以及扶贫富民的技术需求,遴选出2018年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100项(见附件),现予发布。
请各地各单位在实施各类林业科技推广示范、产业发展等项目时,根据生产实际,重点推广2018年林业科技成果100项。成果相关信息可登录“国家林业科技推广成果库管理信息系统”网站(http124.205.185.558080index.asp)进行查询。
特此通知。
附件:2018年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100项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
2018年5月21日
附件
2018年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100项
一、用材林良种及丰产栽培技术(18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单位 | 成果人 | ||
1 | ‘渤丰3号杨’杨树良种 | 辽宁省杨树研究所 | 蔄胜军 | ||
2 | ‘杂交鹅掌楸优无1’等系列良种 |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 余发新 | ||
3 | ‘白桦家系3-12’等系列良种 | 东北林业大学 | 刘桂丰 | ||
4 | ‘天楸1号’等楸树系列良种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王军辉 | ||
5 | 耐盐柳树育种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李 敏 | ||
6 | 杉木高生产力优质新品种选育及示范 | 浙江农林大学 | 黄华宏 | ||
7 | 高抗速生白榆良种选育 |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张江涛 | ||
8 | 长白山区珍稀野生核桃楸果材兼用林选育 |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杨雨春 | ||
9 | 米老排良种早期选育及高效培育关键技术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杨锦昌 | ||
10 | 楠木等5种珍贵树种种质资源保育与创新利用 | 浙江农林大学 | 童再康 | ||
11 | 木荷珍贵优质用材良种选育和定向培育技术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周志春 | ||
12 | 杨树优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 |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房 用 | ||
13 | 桢楠遗传资源及高效培育技术 |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龙汉利 | ||
14 | 火力楠种质创新和繁育关键技术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姜清彬 | ||
15 | 优良速生阔叶树种黄梁木和红椿定向培育技术 | 华南农业大学 | 陈晓阳 | ||
16 | 湿地松遗传资源高产脂测评技术与定向育种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姜景民 | ||
17 | 油桐良种集约经营技术 |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曾祥福 | ||
18 | 阔叶树轻基质育苗的基质配方技术 |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何波祥 | ||
二、经济林良种及丰产栽培技术(22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单位 | 成果人 | ||
19 | ‘亚林ZJ02号’等油茶系列良种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任华东 | ||
20 | ‘中仁4号’杏良种 |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 | 乌云塔娜 | ||
21 | ‘西农枇杷2号’枇杷良种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吴万兴 | ||
22 | 油茶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及示范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姚小华 | ||
23 | 核桃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 | 陕西省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 曹席轶 | ||
24 | 柴达木枸杞良种选育与示范 |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 王占林 | ||
25 | 优质特色柿新品种选育与示范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龚榜初 | ||
26 | 酸枣加工专用品种选育 |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张建英 | ||
27 | 主要经济竹类新品种选育与育种技术 |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汪奎宏 | ||
28 | 油茶高产新品种应用和规模化扩繁技术集成示范 | 湖北省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 周伟国 | ||
29 | 山苍子优良家系选育技术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汪阳东 | ||
30 | 特色小浆果良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开发与示范 |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孙 蕾 | ||
31 | 油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体系 |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王 进 | ||
32 | 高寒区枣树设施促成栽培技术 |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邢金香 | ||
33 | 薄壳山核桃苗木培育技术 |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习学良 | ||
34 | 平欧杂种榛高效栽培与繁育技术推广示范 |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 杨 凯 | ||
35 | 云南特产大型丛生竹优良品种高效培育示范 | 西南林业大学 | 辉朝茂 | ||
36 | 文冠果种质资源引进技术 |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杨雨春 | ||
37 | 茶用菊花的脱毒复壮及产业化技术 |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赵玉芬 | ||
38 | 蓝靛果种质资源创新培育与无性系快繁技术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赵恒田 | ||
39 | 经济林新型生物肥料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马海林 | ||
40 | 核桃专用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示范 |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庄国庆 | ||
三、森林经营技术(12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单位 | 成果人 | ||
41 | 北方地区主要树种和典型林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经营技术集成与经营方案编制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 陈绍志 | ||
42 | 樟子松人工林稳定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 |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 | 宋晓东 | ||
43 | 珍贵树种人工林林下植物生态经营模式及技术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刘君昂 | ||
44 | 林业资源多层次信息服务技术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 唐小明 | ||
45 | 上阔下竹复合生态系统经营技术 | 南京林业大学 | 王福升 | ||
46 | 湿加松人工幼林营养诊断与施肥技术 |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郭文冰 | ||
47 | 毛竹林资源信息管理关键技术及土壤肥力保持机制示范 | 福建农林大学 | 刘 健 | ||
48 | 竹林可持续覆盖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 | 浙江农林大学 | 桂仁意 | ||
49 | 天然笃斯越桔果林优化经营与恢复技术 |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科学院 | 王洪学 | ||
50 | 甘肃省亚高山人工云杉林结构优化及功能恢复模式 |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 | 冯宜明 | ||
51 | 辽宁省造林模式研究与应用技术 | 沈阳农业大学 | 周永斌 | ||
52 | 广东地区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的调控技术集成模式 |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甘先华 | ||
四、生态修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14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单位 | 成果人 | ||
53 | 三峡库区高效防护林体系构建及优化技术集成与示范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肖文发 | ||
54 | 沿海困难立地造林关键技术 |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季永华 | ||
55 | 亚热带泥质海岸防护林体系构建与功能提升技术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虞木奎 | ||
56 | 平原防护林现代经营技术 | 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 | 毕广有 | ||
57 | 民勤绿洲新型风沙灾害防治技术模式 |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 唐进年 | ||
58 | 源头水源涵养林恢复与水生态功能改善技术与示范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于立忠 | ||
59 | 石灰岩地区优良抗逆树种筛选及造林关键技术 | 华南农业大学 | 庄雪影 | ||
60 | APF-I型系列松墨天牛高效诱剂、ZM型系列诱捕器及配套技术 | 福建农林大学 | 张飞萍 | ||
61 | 桉树重大害虫桉蝙蛾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创新与应用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 | 杨秀好 | ||
62 | 白屈菜碱杀虫药剂制备技术 | 东北林业大学 | 马 玲 | ||
63 | 高山毛顶蛾发生规律及寄生天敌控制利用技术 | 青海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 | 李 涛 | ||
64 | 核桃内生拮抗菌筛选及抑病效果研究与应用 | 山西农业大学 | 王美琴 | ||
65 | 林地薇甘菊绿色防控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季 梅 | ||
66 | 泡桐丛枝病发生的组学研究及其应用技术 | 河南农业大学 | 范国强 | ||
五、林下经济与观赏植物(15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单位 | 成果人 | ||
67 | 利用沙棘剩余物培育功能食用菌技术 | 东北林业大学 | 邹 莉 | ||
68 | 四种重要林源药材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 | 斯金平 | ||
69 | 山参培育技术集成与示范 | 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 严春光 | ||
70 | 香榧林下经济关键技术推广与示范 |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宋其岩 | ||
71 | 不同区域林下药用植物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示范与推广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蔡传涛 | ||
72 | ‘粉黛’等百合系列良种 | 北京林业大学 | 贾桂霞 | ||
73 | 玉兰属观赏种质资源收集、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 | 浙江农林大学 | 申亚梅 | ||
74 | 中国特色花卉种业关键技术 | 北京林业大学 | 张启翔 | ||
75 | 梅花种质资源收集、创新和产品开发 | 浙江农林大学 | 赵宏波 | ||
76 | 园林植物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核心技术集成应用 | 扬州大学 | 陶 俊 | ||
77 | 观赏海棠种质基因库建立及良种选育 | 南京林业大学 | 张往祥 | ||
78 | 彩色乡土树种种质资源收集、选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 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郑勇平 | ||
79 | 景观用银杏种质资源的创新与种苗标准化快繁技术 | 扬州大学 | 李卫星 | ||
80 | 四川主要景观竹林资源保护关键技术 | 乐山师范学院 | 杨瑶君 | ||
81 | 浙江省乡土彩叶树种开发、彩叶林营建技术 |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陈秋夏 | ||
六、林产化学与木竹材加工利用技术(12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单位 | 成果人 | ||
82 | 木质纤维糖基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蒋剑春 | ||
83 | 气化供热活性炭生产联产生物质液体肥新技术 | 南京林业大学 | 周建斌 | ||
84 | 生物基净水关键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 | 刘 力 | ||
85 | 人造板节能环保制造关键技术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吴义强 | ||
86 | 大规格耐候性竹质重组结构材制造技术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 于文吉 | ||
87 | 中低温固化重组竹技术及产业化 | 福建农林大学 | 杨文斌 | ||
88 | 微波处理木材流体通道可控化技术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 林兰英 | ||
89 | 木质素基阻燃保温材料的制备技术 | 北华大学 | 姜贵全 | ||
90 | 木质素酚醛泡沫及连续化生产工艺技术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胡立红 | ||
91 | 木质材料高温热处理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 南京林业大学 | 李延军 | ||
92 | 整竹快速软化炭化和等量去青定厚去黄关键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 | 沈德长 | ||
93 | 橡胶木高温热改性生产炭化木产业化关键技术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 李家宁 | ||
七、智能装备与林特资源加工利用技术(7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单位 | 成果人 | ||
94 | 林火自动探测系统 | 山东省青岛浩海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逄增伦 | ||
95 | 县级森林火灾预警技术系统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舒立福 | ||
96 | 长白山中华蜜蜂种群繁育与恢复技术 | 吉林省长白山科学研究院 | 蔡凤坤 | ||
97 | 花椒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徐怀德 | ||
98 | 油茶籽品质变化规律和特色制油关键技术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方学智 | ||
99 | 香榧传统加工品质提升关键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 | 宋丽丽 | ||
100 | 油橄榄提取物高效加工及清洁循环利用关键技术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王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