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广州花卉苗木有哪些新鲜事,不得不谈到连开三场、场场热门的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科技论坛月活动,从10月到11月初,整个活动以“科技创新助力花城品牌打造”为主题,由科普大比拼、论文评选交流、行业对话等系列活动组成。新奇之余还涨知识,引得花木君疯狂打call。(详情请点击视频)
科普讲解比赛 鲜活有趣生动
10月18日,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科普演讲比赛中,选手们用自己的园林领域的知识与个人魅力征服评委。
一座会呼吸的房子、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参赛选手的讲解下,花草树木显得越发鲜活,仿佛艺术品般,赋予了层层内涵。
“将演讲的艺术应用于科研实践,是让大家更懂‘我’和‘我的科研’”,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院长阮琳认为,一次好的演讲要经过不少关卡的“磨练”,与听众的互动交流过程中,提升素材撰写、逻辑推理以及科学道理与生活应用相结合的能力,使得科研知识更加通俗易懂。
据了解,科普大比拼选拔出的优秀选手,将作为科技推广、科普宣传储备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并在更多的平台上展示风采,进一步擦亮广州市园科院科普“名片”。
花木领域科研 贴近自然生活
如果你在广州工作或生活,那么多半会爬白云山、大夫山,看过华南农业大学的宫粉紫荆花,殊不知,这其中也常常有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专注科研的身影,传说中别人家的“玩着玩着把活干了”。
覆盖广州不同区域的宫粉紫荆害虫调查、多家公园声音环境试验、墙面垂直绿化种类检测、发掘花木观赏价值的自然杂交分析……10月31日,研究院召开第七届林业和园林科技论坛,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刘菊秀教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聂磊教授、作题为《全球变化对植物的影响》、《信息化技术在生态园林建设中的应用》的主旨报告。
据悉,论文交流会共征集论文21篇,涵盖植物种质创新及新品种培育与开发、森林城市品质提升、城市绿地生态安全保障技术、植物营养与土壤环境修复技术、城市生态监测与评估技术等研究领域。研究院科技人员结合自身研究工作分别做了交流报告,并进行了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院内科技人员与专家之间高层次、高质量的行业交流,将推进科研、科普、推广三者的深度融合”,阮琳院长对院内科研人员提出要求,希望大家坚持梦想、创新与实干,推动广州园林行业纵深发展。
园林行业对话 凸显“花城”品牌
广州城市绿化景观布局如何进行多元化开拓?“花城”城市品牌如何凸显自身特色?风景园林行业科研和市场信息如何互通有无?
11月7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携手羊城设计联盟举办了2019年林业和园林行业交流活动,围绕“园林观赏植物应用和发展”主题,以设计带动植物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旨在进一步塑造城市环境形象,助力广州景观进阶国际舞台,来自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的林业和园林行业的企业代表参加交流会。
专题研讨会上,羊城设计联盟的设计师们和研究院的专家们,就新优园林观赏植物的开发与应用、园林种植土壤的修复和改良、地产植物设计存在的色彩问题、绿化景观垂直设计新系统等热点问题展开主旨演讲。
“行业研究、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时常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阮琳院长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行业对话,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集合多方力量为花城品牌以及行业发展助力。
据了解,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植物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等公益性应用研究和成果推广。作为广州花园建设、海珠湿地提升的主要技术咨询单位,以及《广州市花景建设规划(2016-2020年)》编制单位,先后完成林业园林科技项目200多项,制定技术标准和规划50多项,共获各级科技(成果)奖80多项。天桥绿化立体绿化等项目得到了各界认可,为广州城市绿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更为我国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