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广东林业篇
文章来源: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 栏目:综合 时间:2020-10-04 浏览: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粤港澳合作不断深化实化,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已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基础条件。

纲要要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建设美丽湾区为引领,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使大湾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加强珠三角周边山地、丘陵及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建设北部连绵山体森林生态屏障。加强海岸线保护与管控,强化岸线资源保护和自然属性维护,建立健全海岸线动态监测机制。强化近岸海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推进重要海洋自然保护区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保护沿海红树林,建设沿海生态带。加强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同改善生态环境系统。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全面保护区域内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开展滨海湿地跨境联合保护。

1.png


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总面积 5.6 万平方公里,2017 年末总人口约 7000 万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北部,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麓,是中国南部最大的山脉,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中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保护区总面积 58368.4 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 98% 以上,植被茂密,是中国东南部常绿阔叶林的典型代表,保存着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和原生植被垂直带。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广东省面积最大、森林资源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是珠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世界同纬度地区面积最大的绿洲,成为沿海东南部城市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是广东省最大的物种基因库。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丰富,有野生脊椎动物 622 种,其中,兽类 98 种,鸟类 316 种,爬行类 99种,两栖类 44 种,硬骨鱼类 65 种;已鉴定记录昆虫 3195 种,其中蝶类 529 种,蛾类 2082 种,鞘翅目昆虫 584 种。陆栖脊椎动物包括中国特有种 44 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76 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11 种,分别为熊猴、云豹、豹、华南虎、林麝、梅花鹿、黑麂、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蟒蛇和金斑喙凤蝶,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65 种,省级保护动物 26 种。保护区有高等植物 3890 种,其中维管植物 3539 种,包括蕨类植物 363 种,裸子植物 19 种,被子植物 3157 种。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2 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 3 种,分别是南方红豆杉、伯乐树和莼菜,国家Ⅱ级保护植物 19 种。


广东林业篇

广东省地处中国大陆的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总面积 17.8 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面积的 1.85%,大陆岸线长 3368.1 公里,沿海岛屿 759 个,内陆江河,主要有珠江、韩江、漠阳江和鉴江等,境内山地、平原、丘陵纵横交错,是 “七山一水二分田” 的林业大省。

广东省有各类自然保护地共 1359 个,其中自然保护区 377 个,风景名胜区 28 个,地质公园 19 个,矿山公园 2 个,森林公园 712 个,湿地公园 214 个,海洋特别保护区 7 个,形成了一个保护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显著的自然保护体系,成为全国自然保护地建立最早、数量最多的省份,自然保护地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16.39%。


01 野生动植物

广东省共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 774 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14 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 20 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 94 种,省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 76 种。野生动物中哺乳类共 110 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华南虎、云豹、穿山甲等 8 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猕猴、黑熊、水鹿等 14 种;鸟类共 507 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白腹军舰鸟、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鵰等 9 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海南虎斑鳽、黑脸琵鹭、广东省鸟白鹇等 77 种;两栖类共 45 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虎纹蛙 1 种;爬行类共 112 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蟒、巨蜥、鳄蜥 3 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大壁虎、凹甲陆龟 2 种;昆虫 1 万种以上,已定名的昆虫 8100 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 1 种。

猕猴 Macaca mulatta

白鹇 Lophura nycthemera

食蟹獴 Herpestes urv

华南虎 Panthera tigris


广东省共有维管植物 7700 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55 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植物 7 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 48 种。野生植物中蕨类植物有 607 种,包括国家Ⅱ级保护植物苏铁蕨、桫椤、金毛狗等 11 种;裸子植物 29 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台湾苏铁、仙湖苏铁、南方红豆杉、水松共 4 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篦子三尖杉、福建柏、华南五针松、白豆杉共 4 种;被子植物 5499 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植物伯乐树、报春苣苔、合柱金莲木 3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四药门花、丹霞梧桐、土沉香等 33 种。

广东石豆兰 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丹霞兰 Danxiaorchis singchiana

深圳拟兰 Apostasia shenzhenica

丹霞梧桐 F. dansiaensis Huse

华南五针松 Pinus kwangtungensis


02 森林生态系统

广东省北部南岭地区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中部为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南部为热带常绿季雨林,主要以针叶林、中幼林为主。广东省森林总面积 1052.41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 58.61%,森林蓄积量 57870 万立方米。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南昆山国家森林公园

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03 湿地生态系统

广东省湿地资源丰富,现有湿地类型 5 类 21 型,湿地总面积 175.34 万公顷,占广东国土面积的 10%。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 81.51 万公顷,河流湿地总面积 33.79 万公顷,湖泊湿地总面积 0.15 万公顷,沼泽湿地总面积 0.36 万公顷,人工湿地总面积 59.53 万公顷。

肇庆星湖国家湿地公园

新会小鸟天堂国家湿地公园

惠州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