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平滑山楂为蔷薇科山楂属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10米,树型直立,姿态优美。花重瓣,小而密集、粉红色,花期初夏,可应用于草坪孤赏树、树篱、行道树等。2003年由单子山楂为砧木的‘猩红’平滑山楂从欧洲引入北京,弥补了华北地区初夏开花乔木种类少的缺点,丰富了园林景观。但引入北京后,‘猩红’平滑山楂的春梢易抽条、秋梢易受冻,而且砧木单子山楂出现干裂现象。针对此问题,笔者所在课题组通过研究选用我国原产山楂作为砧木对其繁殖,嫁接后‘猩红’平滑山楂在北京适应性有很大提高。
▲‘猩红’平滑山楂
早春嫁接
砧木准备 选择粗度为6~8毫米的1年生野生山楂实生苗或山楂成龄树作砧木。
接穗准备 冬天在落叶期前后剪取‘猩红’平滑山楂营养充足的当年生枝条,用湿沙藏于地势高、通风好的约50厘米深的沟内或2℃~4℃冷库中。若采用劈接、切接、切腹接,第二年早春接前需将枝条剪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带2~3个芽,蘸蜡处理。而采用嵌芽接的芽片直接取自沙藏的枝条。
嫁接 当年生野生山楂苗最佳嫁接方式为切接,成活率为60%,而山楂成龄树采用切腹接和嵌芽接为宜,成活率分别为92.5%和100%。
接后管理 嫁接后及时除去砧木基部、根部长出的萌蘖,当接穗明显进入生长期时,应解除捆绑,加强肥水管理,一般嫁接后要追施N肥。此外,整个生长阶段需观察且对‘猩红’平滑山楂的病虫害进行防治。
冬季室内嫁接
砧木准备 选择粗度为6~8毫米的当年生山楂苗,在冬季土壤封冻前,将山楂裸根苗起出,种植在26厘米×21厘米营养钵里,栽培基质为3︰1︰1︰1的泥炭︰珍珠岩︰园土︰鸡粪。砧木苗经露地自然低温完成休眠,移入加温温室,将其顶梢去掉,留40~60厘米的主干,温室白天控制在30℃以下,夜晚保持在10℃以上,处理15~25天打破休眠。
接穗准备 剪取‘猩红’平滑山楂已休眠的当年生枝条,埋压在温度为25℃~26℃、湿度为50%~60%的湿锯末中,催醒处理3天。接前处理方法与上述相同。
嫁接 当年生野生山楂苗冬季温室嫁接最佳方式为劈接和切腹接,成活率分别为98%和96.1%。
接后管理 温度控制在12℃~29℃,湿度为45%~97%。新枝快速生长期50天后,温室最低温度为10℃,最高温度为30℃。每两周叶面喷施1次浓度为0.5%的复合肥,N-P-K含量分别为30%-10%-10%。当室外最低温度达到10℃以上时,将嫁接苗移至室外遮光率为50%的阴棚,炼苗1周,定植至圃地,其余均与上述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