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与湖水相映,绿林与飞鸟相伴。”
灯都生态湿地公园,位于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故乡——中山市古镇镇,是中山人民践行孙中山先生绿化造林思想、大力履行义务植树认捐认种认养的“中山名片”。
义务植树活动开展40年,这里都有哪些故事?
灯都生态湿地公园于2013年启动建设,2016年正式开园,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融合了当地灯光艺术的“水火共舞”水景,更成为了周边市民心中的“网红打卡点”。
而更令人称赞的是,这个地处古镇中心的大型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从用地、用钱到用树、用物,都由人民群众积极捐赠参与。面积近800亩的公园由周边村委达成共识主动筹集;公园的绿化物资由中山市古镇慈善基金会举办慈善万人行主题活动广泛筹集。据了解,2015-2017年间,中山市古镇镇慈善会,共投入善款超3000万元,用于灯都生态湿地公园建设,其中捐赠树木超过一千余棵。
灯都湿地公园内建有中心湖、流溪湿地景区、灯光栈道,以及南门广场、爱迪生广场等景点,配置220多种岭南植物,形成四季各有特色、步移景异、鸟语花香的湿地景观。此外,为提升广大市民休闲锻炼服务便利,公园北边还建有体育公园,配套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球台、塑胶跑道等设施设备,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以前这边是我们附近村民共有的土地,几百亩的土地上一棵树都没有,现在已经绿色成荫了,周末周边的居民都来这边运动、溜娃,感觉有了这个公园后人民的幸福感都增强了。”古镇村民介绍。
义务植树活动开展40年来,中山市秉承发扬孙中山先生植树造林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持续深入推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2011年首创将“全民修身”与“全民绿化”有机结合,以“312植树节”为载体拓展设立“全民修身绿化月”,提出“树木即树人,绿化即修身”理念,构建“政府引导,社会投入;政府搭台,全民参与”的绿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全民参与绿化意识,营造全民爱绿护绿植绿良好社会氛围,为全民义务植树注入新的活力。
“十三五”以来,中山市参与义务植树累计2257万人次,折算植树超9900万株,种植各类主题林600多片。为避免三认募捐款项沉淀,借鉴古镇灯都生态湿地公园建设范例,探索建立“先项目后募款”的创新模式,募集社会资金近5000万元建设一中凤凰广场、城轨北站站场、小榄圆榄山文化公园等绿化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