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发展林下经济
文章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栏目:行业交流 时间:2022-01-20 浏览:

北京市大兴区北臧村镇发展林下经济

一、发展背景

北臧村镇位于北京市大兴区西部,面积46.9平方公里,背依大兴机场凤凰展翅之力,东乘“中国药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蓬勃发展之势,西借母亲河永定河补水康养之机。自2012年第一轮百万亩平原造林绿化建设工程实施以来,累计造林近2万亩,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区前列,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近年来,北臧村镇紧抓平原造林机遇,科学绘制林下经济发展蓝图坚持“产业+生态”双轮驱动,开启了林下经济与社会发展和谐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经验做法

(一)坚持规划引领,开拓镇域发展新思路。

通过深入调研和研讨,精心编制镇域和村庄规划,将17个村分为两部分借势发展。临近生物医药基地的村庄大力发展“村庄公寓”,逐渐消除城乡结合部村庄治理、安全隐患等问题。临近永定河岸的6个村庄,大力发展林药、林旅、林宿等模式,为镇域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

(二)发展“林游模式”,创建林下旅游新业态。

立足“品牌打造、文化赋能、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林下旅游新模式。一是整合资源、丰富功能。将永定河绿色港湾园分割为不同主题区域,修建多功能大型广场,完善基础设施,为承办各类活动提供空间。打造10公里闭环式骑行步道,沿路栽种56100万株郁金香,种植40余亩海棠,点缀百日草、七彩凤仙,打造四季景观。二是文化赋能、厚植底蕴。依托乡情陈列室、美丽乡村巴园子村等,承办中国武术、汉服创城等主题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彰显文化自信。三是举办活动、打造品牌。成功举办“春之运”郁金香花节,筹办户外帐篷节,发展“夜经济”,拉动本地村民就业,被新华网、北京电视台等20余家媒体报道,成为京南户外郊游热门之选。

(三)创新发展“林学模式”,打造“林下课堂”。

成功获批“北京市园林绿化科普基地”。申办了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建立了青少年素质拓展基地,成为大兴区大课堂资源单位绿色城市类资源单位之一、郊野公园类资源单位之一。累计有5000余名中小学生到基地开展实践教育和户外学习。20214月,获批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基地。2021年植树节期间,基地接待区内各委办局、企事业单位50余家,累计参与义务植树3000余人。

(四)重点发展“林宿模式”,打造精品民宿产业。

秉持“优环境·创产业”理念,建设以医养、健身、康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色的民宿聚集区。一是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沿河民宿,邀请专家出谋划策,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力量,形成“投资者与村集体签约、村集体与村民洽谈、投资者向村集体缴费的”发展模式。二是完善基础设施。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创城创卫创森、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在道路硬化、村庄环境整治、小微湿地建设等方面加强投入,打造村庄靓、庭院美的村庄景观和留得住乡愁的特色小镇。三是打造典型示范。62家风格迥异的民宿陆续建成,诸葛营村的当归小院、诸葛美庐,桑马房村知鱼乐庭等11家民宿正在办理营业手续,另有多家民宿开始试营业。五是探索发展“林药模式”,服务“中国药谷”建设。深入调研生物医药基地企业中药材需求,精心选择经济价值高、观赏性强、适合本地种植的名贵中药材,确保有药种、产能销、销有利。聘请专家进行土壤肥力分析,逐步改良永定河冲击平原沙地,进行大规模、订单式、多元化中药材种植,着力打造“中国药谷”背后的中药材生产基地。种植的麦冬、丹参、黄芪等中药材基本被预定完毕,部分品种每亩产值4万元。

三、主要成效

(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2012年第一轮百万亩平原造林绿化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建设有平原造林、占补平衡、留白增绿、临时绿化、小微绿地、郊野公园、城市森林共7种造林类型,累计造林近2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9%提升到51%。同时,逐步提升改造并对外营业永定河绿色港湾,西至永定河堤床内,东临左堤路,北至生态林,南至庞各庄镇界,区域内造林面积累计达3857.6亩。如今,这里绿树成荫,环境整洁,空气清新,宛似一个天然大氧吧,成为广大人民的重要文化旅游观赏地之一。

(二)机制向稳,初步实现多方共赢。

积极发展“生态+大健康”产业,助力绿色康养小镇发展,以林养人、富民兴民、增加村民就业机会,通过养护林地和种植中草药,解决本地农民就业61人。在帐篷节期间邀请大型企业参观镇情镇貌,20余家企业围绕建地上市、民宿产业、村庄公寓等项目进行洽谈合作。郁金香花节期间,大力引进康养重点项目,与多家单位、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北京道桥集团积极洽谈,预计引入税源企业5家,林企互动效果明显。

(三)生态产品品牌价值逐渐显化。

深度挖掘永定河绿色港湾资源优势,2020年成功举办“春之运”郁金香花节,接待游客38.5万人次。2021年开展为期18天的郁金香艺术文化节,营造吃、购、娱、乐、赏于一体的京郊花园体验,累计收入90万元,网络点击量532万次,一度位居北京市景点排名第12名。7月,为期9天的绿色港湾永定人家消夏啤酒节,成为镇域发展“夜经济”的成功样板,吸引消费人群2万人次,总收入80多万元。此外,首都高校永定河马拉松、北京马拉松公开赛等20多场户外活动在永定河绿色港湾成功举办。“绿色林”逐步变为富民的“产业林”“幸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