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名】Camellia granthamiana Sealy
【科属】山茶科 山茶属
【形态特征】乔木,高8米,嫩枝无毛,或略有微毛,很快变秃。叶革质,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8-11厘米,宽2.7-4.5厘米,先端急渐尖,基部圆形或钝,上面干后暗绿色,稍发亮,无毛,下面黄褐色,无毛;侧脉6-7对,在上面陷下,在下面突起,边缘有锯齿,叶柄长8-12毫米,无毛或上面略有短粗毛。花白色,单生于枝顶,直径10-14厘米,无柄;苞片及萼片12片,宿存,圆形,革质,长3-4厘米,宽4-5厘米,外面被绢毛或灰毛。花瓣8-10片,长圆形,长5-7厘米,宽3-4厘米,先端圆或2裂,基部连生约1.5厘米,无毛;雄蕊排成多轮,长2-2.5厘米,离生,基部与花瓣连生约5毫米,无毛;子房有毛,5室;花柱长2厘米,有毛,先端5裂,裂片长7-10毫米。蒴果圆球形,直径4-6厘米,完全被宿存萼片及苞片包着,果爿厚1厘米,5爿裂开,基部连结,并与中轴连生,中轴长1.5-3厘米;种子近圆形,长1-1.5厘米。
【产地分布】产广东东部沿海低海拔地方,海丰莲花山、香港九龙大雾山。生于海拔150-300米的常绿林中。
【生长习性】大苞白山茶产地深受海洋季风的影响,生境的水热条件较优越,年降雨量为1600-2200毫米,气候湿润以至潮湿,虽有一定的冬旱,但多雾,空气湿度大,年平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年平均温21-22℃,夏季长达6个月以上,没有冬季,极端最低温3-5℃。生长于低海拔丘陵山地的水边、林缘和疏林中,分布区气候年均温20.7-21.7℃,一月均温11.4-14.0℃,七月均温28.1-28.5℃,年均降水量1510.4-2076.8毫米,年日照时数1695.0-2039.2小时,日照百分率39-46%,相对湿度78-82%。
【繁殖方法】播种。
【园林用途】作为珍稀植物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