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名】Platycerium bifurcatum (Cav.) C. Chr.
【科属】水龙骨科 鹿角蕨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附生草本,株高约40 cm。根状茎肉质,短而横卧,有分枝。叶二型,基生不育叶丛生,鸟巢状,黄绿色,无柄,直立或贴生,边缘全缘、浅裂至四回分叉,叶脉下陷,具贮水组织;能育叶直立、伸展或下垂,通常不对称,楔形,二至五回叉裂。孢子囊群斑块1~10个,位于裂片先端;孢子黄色。
【产地分布】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地区、新几内亚岛及爪哇等地。世界各地广为栽培。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通常成簇附生树上或岩石上。稍耐干旱。
【繁殖方法】分株、孢子繁殖。
【园林用途】叶形奇特,容易养护,可附生于树干,或盆栽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