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名】Clerodendrum bungei
【科属】唇形科 大青属
【形态特征】臭牡丹,唇形科大青属灌木,高1-2米,植株有臭味;花序轴、叶柄密被褐色、黄褐色或紫色脱落性的柔毛;小枝近圆形,皮孔显著。叶对生,叶片纸质,宽卵形或卵形,长8-20厘米,宽5-1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宽楔形、截形或心形,边缘具粗或细锯齿,侧脉4-6对,表面散生短柔毛,背面疏生短柔毛和散生腺点或无毛,基部脉腋有数个盘状腺体;叶柄长4-17厘米。
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密集;苞片叶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3厘米,早落或花时不落,早落后在花序梗上残留凸起的痕迹,小苞片披针形,长约1.8厘米;花萼钟状,长2-6毫米,被短柔毛及少数盘状腺体,萼齿三角形或狭三角形,长1-3毫米;花冠淡红色、红色或紫红色,花冠管长2-3厘米,裂片倒卵形,长5-8毫米;雄蕊及花柱均突出花冠外;花柱短于、等于或稍长于雄蕊;柱头2裂,子房4室。核果近球形,径0.6-1.2厘米,成熟时蓝黑色。花果期5-11月。
【产地分布】臭牡丹原产于中国华北、西北、西南以及江南地区,分布于中国华北、西北、西南以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西、福建。印度北部、越南、马来西亚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臭牡丹适应性较强,喜光照、耐半阴,喜欢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湿、耐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以肥沃疏松的夹沙土栽培较好,即使在轻度至中度的盐碱地中也可生长,在堆积过生活垃圾或堆积物较多的地方,生长表现也特别良好。
【繁殖方法】臭牡丹的繁殖方式是分株繁殖和播种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