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名】Iris tectorum
【科属】鸢尾科 鸢尾属
【别名】老鸹蒜、蛤蟆七、扁竹花、紫蝴蝶、蓝蝴蝶、屋顶鸢尾
【形态特征】
l 多年生草本,一般从匍匐的根茎或在干燥地区从鳞茎中开始生长。植株基部围有老叶残留的膜质叶鞘及纤维。根状茎粗壮,二歧分枝,斜伸,须根较细而短。花茎
l 叶基生,黄绿色,稍弯曲,中部略宽,叶片宽剑形,长15-50厘米,宽1.5-3.5厘米,顶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鞘状,有数条不明显的纵脉。
l 花茎光滑,长且直,可能独立或分叉,可能实心或空心,茎的截面可能扁平也可能为圆形,顶部常有l-2个短侧枝,中、下部有1-2枚茎生叶。苞片,2-3枚,绿色,草质,边缘膜质,色淡,披针形或长卵圆形,长5-7.5厘米,宽2-2.5厘米,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内包含有1-2朵花。
l 花序呈扇形,包含一朵或多朵对称的六瓣花。花蓝紫色,长在花梗或花序梗上,直径约10厘米,花梗甚短,花被管细长,长约3厘米,上端膨大成喇叭形,外花被裂片圆形或宽卵形,长5-6厘米,宽约 4厘米,顶端微凹,爪部狭楔形,中脉上有不规则的鸡冠状附属物,成不整齐的繸状裂,内花被裂片椭圆形,长4.5-5厘米,宽约3厘米,花盛开时向外平展,爪部突然变细。三片花萼通常向下低垂,形似瀑布,从狭小的基部伸出,向外连到到更宽的部分,并且上面可能点缀有点状、脉络或线条图案。一些根茎类鸢尾的花萼延伸部分中央可能会有“胡须”,其为一些毛绒结构,为前来采蜜的昆虫提供落脚点,并引导它们前往花蜜处。雄蕊长约2.5厘米,花药鲜黄色,花丝细长,白色;花柱分枝扁平,淡蓝色,长约3.5厘米,顶端裂片近四方形,有疏齿,子房纺锤状圆柱形,长1.8-2厘米。
l 蒴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5-6厘米,直径2-2.5厘米,有6条明显的肋,成熟时自上而下3瓣裂;种子黑褐色,梨形,无附属物。花期4-5月,果期6-8月。
l 花期4-5月,果期6-8月。
【产地分布】产山西、江苏、福建、陕西、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
【生长习性】性喜阳光充足、气候凉爽的环境,耐寒力强,喜适度湿润、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略带碱性的黏性石灰质土壤。
【繁殖方法】多采用分株、播种法。
【园林用途】对氟化物敏感,可用以鉴测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