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竹
栏目:草本 时间:2024-07-02 浏览:1073
中文学名:金竹
拉丁文名:Phyllostachys sulphurea
适生区域: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黄河至长江流域及福建等省地,1840年由上海引至法国栽培,1928年由法国引至美国栽培。
科、属:禾本科 刚竹属
知识产权:无
主要用途:金竹的竹竿优美、竹鞭散生繁衍且密集成片成林,有绿化环境、保持水土的作用,可栽培于庭院、公园等场所。

【学名】Phyllostachys sulphurea

【科属】禾本 刚竹

【形态特征】禾本科刚竹属植物。竿高可达6-15米,幼时无毛,微被白粉,成长的竿呈绿色或黄绿色,竿环在较粗大的竿中于不分枝的各节上不明显,新长出的竹子呈深绿色,随时间推移逐渐变白,竹子每一节下都有一个白圈。箨鞘背面呈乳黄色或绿黄褐色又多少带灰色,有绿色脉纹,有淡褐色或褐色略呈圆形的斑点及斑块,无毛,被薄白粉,边缘有白色纤毛,箨耳及鞘口繸毛俱缺,或有少数条繸毛,或在竿之上部竿箨的箨片基部延伸成小箨耳,并可有少数条细短的繸毛,箨舌宽,高2-2.5毫米,拱形或尖拱形,暗绿至紫红色,生短纤毛。箨片狭三角形至带状,微皱曲,呈绿色,边缘或上部带紫红色,直立,波状弯曲,但具桔黄色边缘,末级小枝有2-5叶,末级小枝具2叶,稀可1叶,叶耳不明显,鞘口繸毛数条,直立,叶舌伸出。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笋期5月中旬。

【产地分布】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黄河至长江流域及福建等省地,1840年由上海引至法国栽培,1928年由法国引至美国栽培

【生长习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气候,较耐寒,适宜生长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于荒野、路旁较潮湿处。

【繁殖方法】一般为分株繁殖、埋鞭繁殖和埋节育苗。

【园林用途】金竹的竹竿优美、竹鞭散生繁衍且密集成片成林,有绿化环境、保持水土的作用,可栽培于庭院、公园等场所。


金竹 01
金竹 03
金竹 02
金竹 04
金竹 01
金竹 03
金竹 02
金竹 04
  • 0

  • 0

  • 0